增长黑客的转型时刻
“系统性增长的机会存在于新流量平台,驱动企业增长的要素和逻辑也发生转变。”
撰文|翟文婷
互联网行业,不论公司规模大小,增长焦虑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。大水漫灌式的流量获取,一去不返,剩下的都是考验真技能的钻井式引流。
(资料图片)
一个微观变化是,过去神秘而不可一世的增长黑客,曾经帮助公司攻城略地,闪电式扩张,现在那些「暗黑」增长手段,也难再复制奇效。
一些互联网公司进行组织架构调整,甚至会将人员分流至增长团队,这些人之前可能都没有做过增长。但那有什么关系?在一把手眼里,恨不得公司变身增长机器,「这里增长1%,那里1%,积少成多。」有人说,对公司和老板而言,增长治百病。
另一个更直观的变化是,市场负责人在跟老板申请营销预算时,被提问的越来越多,问题越来越细,核心主旨就一个:花出去的每一分钱,得听到回响。
这就是互联网行业现状,尤其对中小型企业来说,增长问题变得复杂,不是花钱就有效果,精细化运营的要求在加码。
根本原因是,互联网流量发生迁移,系统性增长的机会存在于新流量平台,驱动企业增长的要素和逻辑也发生转变。增长黑客的转型时刻到了。
一、增长逻辑的根本转变
增长乏力、困难、放缓,这是互联网服务行业的集体感受。网民规模接近顶部,似乎所有人只能接受一个现实,流量池不再充沛。问题是,互联网一些领域,增长仍在继续。
腾讯最近发布的2023年Q2财报显示,与网民几乎同等规模的微信,合并wechat之后的大盘仍在以同比2%,环比1%的速度缓慢增长。更重要的是,视频号使用时长同比几乎翻倍,小程序的月活超过11亿。
也就是说,头部公司流量阵地持续扩大,尤其像视频号这样的新流量平台,依然充满生机。只是互联网生意的路径和增长逻辑发生了根本变化。
卡思学苑创始人李浩说,必须搞明白新的流量在哪里,新的生意要怎么做。尤其创始人,需要系统性地梳理新流量平台下的增长机会。这是新的结构性增长机会。
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,互联网公司两个重要角色正在发生剧变。
以互联网服务行业为例,过去十年经历两波粗放式增长:第一波是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换机潮,无数App靠手机预装,拿到起步用户。第二波是网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,下沉市场拓展,老年群体上网潮。
抓住这两波流量红利的应用,现在都有不错的用户规模。但是现在,大水漫灌式的买量获客手段失灵了。
早在五年前,一个App用户的平均下载成本就有40元左右,但下载之后很多用户不会再打开,甚至七成以上用户没有留存消费。互联网出行百花齐放的阶段,大部分打车App对此应该都有共鸣。
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学系主任王水在36氪一个访谈节目中,谈到以App为基础的互联网服务行业如何更好地去寻求新的增长时说,因为供不应求,电商、本地生活企业获取流量成本上升,导致大家对后链路的效果要求特别严格,行业越来越卷。
这是互联网营销追求「品效合一」的根源:既要看到品牌的声量,也要看到效果的销量。老板不仅仅关注获客,还在意用户整个生命周期价值。
这些导致市场营销人员必须重新理解增长的含义,以及营销与增长的关系。
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黑客增长与营销的边界变得模糊,二者不是互相取代,而是彼此融合。
市场总监需要突破原有的营销知识短板,掌握更多产品、技术、数据等驱动增长手段。增长神话不再的行业背景下,增长黑客也要考虑营销因素,将自然增长与付费投放相结合。
基于大流量平台,寻求新的增长机会,是互联网服务行业共识,也是主流趋势。不同企业制定相应的增长战略和战术打法,一句话,精细化运营。
《计算广告》作者刘鹏将此视为一个重要分水岭——数字广告进入下半场。「流量红利时代,大家无暇顾及这种精细化运营,反正把量抢到,我就挣钱了。」
现在,增长玩法和规则变了。
二、重新理解营销和运营
数字广告下半场的一个重要趋势是,Marketing operations,营销运营化。
腾讯广告行业销售运营总经理黄磊对此的解释是,「通过营销的方法,相当于做一部分运营的工作,比如游戏,通过社交裂变的方式推送相关信息,进行用户回流。」
要知道,一个回流用户的价值,高过一个新用户。可能因为某种原因,他这段时间没有回来,这个时候,社交平台一张定向的优惠券,或是一个新活动提醒,就可能重新拉活。
短视频直播也是如此。野蛮生长时代,所有直播平台都在争夺用户,现在大量用户变为沉寂状态,企业的目标变为争夺用户消费时长,甚至交易。假如朋友圈看到一个直播场景,恰好是你感兴趣的内容或产品。顺势点进去,跳到直播平台,有可能就是一次完成交易的机会。
类似这样的投放,是产品内生增长需要营销平台给予外在刺激,完成一次激活。而且不仅仅是拉活,精细化运营的对象可能是商业变现。
一个用户来到你的游戏平台,你是想引进广告主变现,还是吸引他充值付费?这不是绝对的二选一,或是互斥。而是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生命周期,不同行为特征标签,进行混合变现。
比如一类用户对广告耐受,完全可以接受「激励视频rewarding ADS」的方式换取道具,那就给这类用户推送一定的广告,前提是做好动态平衡。
视频短剧也是类似原理,前面几集免费,后面用户可以选择付费观看,或是观看广告继续免费追剧。
刘鹏说,激励视频被认为是划时代的产品,从游戏延伸到电商、互联网服务等众多行业。因为它不再让广告成为用户留存和变现完全对立的两个东西。
而究竟哪类用户偏好付费,哪类用户偏好广告,这需要倚赖平台大数据的分析和匹配。
游戏和短视频直播面临的,也是互联网服务行业的痛点问题。
增长是企业的核心使命,而以此为存在的广告营销,曝光等浅层次目标已经难以满足企业需求,而是要跟踪用户的生命周期。广告正在向着深水区——更贴近生意本质的角度深钻。
换句话说,企业要想获取流量,顺利变现,得从自身流量出发,以存量找增量,精细化运营获得更多增长结果。营销与运营,同为增长服务,二者的边界越来越模糊。
刘鹏见过太多增长和运营部门互相PK的场景,运营抱怨买来的流量不精准,增长团队则提醒对方,我买了那么多量回来,你们却没有转化变现。现实是,企业的运营体系应该形成一个闭环,不再严格区分投放和运营。
就连生态链的服务商,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趋势,迅速调整服务内容。比如平台联盟,之前只是扮演流量掮客的角色,现在转成联运,帮助开发者做更好地留存甚至变现。王水对此非常认同,「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,蛋糕做大,个体分到的才会更多。」
问题是,网络服务行业不同垂直领域,经营逻辑差异性很大,精细化运营目标也不尽相同。
短视频要在内容消费的基础上增加种草属性,除了用户新增活跃,对分享、转化的后续需求强烈;而外卖、出行等生活服务平台,则希望通过多触点、多需求的推广提升用户使用频次及客单价;资讯类平台目的也明确,获取更多高净值高黏性用户来提升平台价值。
这对广告平台提出更高要求。游戏广告做得很好,经验未必就能立刻平移到本地生活。广告需要契合客户的商业目标,这是最难的。
黄磊说,「我们很多时候用运营的方式和思路做不同的行业,本地生活服务,就要了解时令产品,本地特色是什么。懂得理解行业特质,才能制作相应的素材,找相应的人。一定要贴近行业,这是未来的趋势。」
三、逆周期增长有没有密码
广告平台主动做出的调整,是基于当前互联网行业形势的预判。
当形势积极向好,水涨船高,企业一派欣欣向荣,增长可以覆盖一切问题。现在不然,行业气候变化,企业感知最快,只要增长受阻,问题全面爆发。逆周期增长成为困扰企业的共同烦恼。尤其互联网服务行业,往往要在红海竞争中,向存量要增量。
增长黑客通过产品设计释放奇招的同时,也不可避免地在流量平台进行精准投放。不论是前者免费路径,还是后者的付费投放,网服行业的逆势增长都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从触达用户到最终变现,网络服务行业的链条非常长。用户看到信息,进入应用商店,点击下载,安装注册,激活留存变现,只要其中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,就是流量损耗。或者,用户最后没有复购也是很大的问题。
过去,企业经常面临的状况是,付费引流就像打开水龙头,出水顺畅;一旦停止买量,那个无形的水龙头就被关上了。
但是在今年第二季度,本来是广告投放的淡季,腾讯广告收入依然同比大增34%,最基本的增长动力就是广告主强烈的增长需求,在腾讯平台的投放都有双位数增幅。包括视频号广告单季收入达到30亿元,也是在承接企业投放需求的结果。
一位从事互联网市场投放的业内人士告诉新莓daybreak,相比算法驱动的平台,腾讯场域够深,从视频号到朋友圈、小程序、再到搜索、公众号等等,可以挖掘经营的场景很多。当然,最重要的是腾讯流量池足够大。
其实这就是之前常说的,腾讯「全域触达,私域经营」的直观感受。
刘鹏解释为,客户在腾讯有落脚点,不论是微信群、公众号或是小程序,可以有选择性地做增长和运营一体化。尤其对于本地生活服务来说,可以派送红包、优惠券,后续的运营营销,扩宽了增长通路。
除了客户投放需求,腾讯广告单季收入大幅增长的另一层重要原因是,广告在机器学习系统的升级,大大提高了投放效率。
腾讯广告也针对网服行业做了很多技术升级:从最早的由品牌自己决定投放人群,到系统计算出点击和转化数据,广告主根据自己的需求竞价投放,现在则可以利用大模型,帮助客户理解和选择目标人群。
大多数时候,企业制定创意和投放策略时,凭借的仍然是团队经验,这导致的结果可能是闭门造车——自以为产品或服务就是某一类用户需要的,这导致单次投放可能就是一锤子买卖,试错能力差,让获客增长变得严重不确定。
黄磊还提到,定向包的另一弊端是,所有客户都同时争夺某一个包,导致竞价被抬高,企业的ROI下滑。其实这是平台和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。
腾讯广告去年的一个大动作就是「脱包」,本质就是摆脱人为经验束缚。脱包之后,客户只需要讲出初步想法,平台去探索产品卖给谁更好。这个决策过程,腾讯的AI大模型和数据决策起到关键作用。脱包的直接效果是,企业投放成本降低,但效率更高。Facebook、Google等公司,很早就开始自动化、智能化广告投放了。
大多数时候,广告是侵入式的,用户可能会受到干扰。腾讯广告也在研究,利用眼动仪做用户行为分析,根据用户的焦点移动,来决定广告投放位置。
这些技术手段和智能化解决方案,都是腾讯广告为应对网络服务行业特殊性所做出的进化,甚至实验性努力。反馈直接且迅速,这也是AI在金融、广告等领域改造深刻、落地更早的原因。
黄磊说,「广告营销领域,AI对找人、对模型、对算法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。但是涉及到打动人心的创意,广告人的作用还是不可取代的。」
畅销书《规模》中提到著名的规模法则:每一个生物体、每一家公司、每一座城市,都有自己的规模法则。比如,一个城市人口的增速,并不是和这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速增长的。人口增速通常要高于加油站、耗电量、公路总长度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增速,因为后者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变得更有效率。
互联网服务行业的运转正是如此原理。增长对于所有公司而言,是最重要的优先事项。